执笔
执笔
执笔
执笔
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SA)是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生率为10% ~ 15%,其中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发生率为1% ~ 5%,且有上升的趋势[
流产物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是预测夫妇再次不良妊娠可能性的重要依据[
由于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分辨率低、培养失败率高,对于流产物的检测已从染色体核型分析过渡到了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检测[
医疗机构应具有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资质,或者与具备相关资质和检测能力的机构(含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合作开展流产物基因组CNV检测项目。应严格遵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相应检验项目应当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
从事流产物基因组CNV检测技术的实验室人员应经过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数据分析人员需要具备基因组CNV分析和解读能力。咨询人员应为具有遗传学背景的临床医师。
(1)医疗机构或检测机构应具备开展临床分子遗传学检测的基本设备,并具备开展CNV检测的主要设备,如CMA系统或高通量测序仪等。建议配备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orescence
(2)设备、试剂盒、数据分析软件应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或符合"国内无同品种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本单位的需要自行研制,在有资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使用"的规定。
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有生育要求的SA人群,除外生化妊娠等难以获取流产物样本的情况。参照我国标准,将SA定义为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 000 g而终止妊娠者,包括但不限于不明原因的空孕囊、胚胎发育逐渐停止、胚胎或胎儿死亡、胚胎及其附属物排出等。
本共识主要针对的目标疾病为基因组CNV导致的SA,至少应包括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多倍体、染色体部分单体、部分三体综合征、已知的染色体微重复和微缺失综合征等。
绒毛、胚胎、胎盘、胎儿肌肉、皮肤、脐血或心脏血等。
医疗机构可依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基于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或CNV-seq技术平台进行流产物基因组CNV检测。由于aCGH和CNV-seq技术均无法检出多倍体和母体细胞污染,选择这些平台进行流产物检测时应加做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分析以克服上述缺陷。
目前aCGH、SNP-array和CNV-seq等技术均已有商品化试剂盒,实验室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CNV检测时,应当采用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和质控参数。实验室应规定检测的切割值和报告阈值。
CNV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应按照国际最新标准。当前应按照2019年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和临床基因组资源中心(Clinical Genome Resource,ClinGen)联合发布的《原发性拷贝数变异解读与报告技术标准》将CNV分为5类:致病性,可能致病性,临床意义不明,可能良性和良性[
(1)多倍体:aCGH和CNV-seq均无法检出多倍体,建议同时进行STR检测以避免漏诊。SNP-array可以检出多倍体,但对于四倍体可能存在漏诊。
(2)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aCGH和CNV-seq均无法检出包括单亲二倍体(uniparental disomy,UPD)在内的LOH。在流产物中,仅在0.2% ~ 0.3%的样本中检测到了LOH,且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LOH是导致SA的因素[
(3)低比例嵌合:CMA对异常细胞比例< 30%的嵌合体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而CNV-seq则能够检出异常细胞比例> 10%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嵌合体。
(4)多个细胞系的净平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多种细胞系构成的嵌合体可能无法检出,例如47,XXX或47,XYY与45,X两种染色体非整倍体各占大约50%所构成的嵌合体。
(5)分辨率与覆盖率:CMA无法检测探针覆盖区域之外的CNV。CNV-seq则对人类基因组中高度重复区域的CNV的检测存在局限性。
(6)母体细胞污染:aCGH和CNV-seq均无法检出母体细胞污染(对于女性胚胎将完全无提示,对于男性胚胎则可能报告为性染色体拷贝数异常)。在采集流产物样本的同时,应抽取母体外周血样进行STR检测,以排除母体细胞的污染。
(7)单基因病与染色体平衡性结构异常:针对流产物的CNV检测将无法检出单碱基变异、动态突变以及低于其分辨率的微小片段缺失/重复,同时也无法检出胚胎染色体平衡性结构重排。
(1)对于适用人群,医师应向孕妇本人及其家属详细告知检测的目标疾病、目的、意义、检测方法、检测费用、检测周期、技术的局限性及风险等,并同夫妇双方签署知情同意书。
(2)知情同意书应包括以下要点:
①告知检测的目标疾病;
②告知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③告知可能存在的后续检测及流程;
④告知存在因标本质量问题而检测失败的可能性;
⑤医师对病例个案认为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医师应当仔细询问孕妇的基本情况、孕产史、月经史、本次妊娠的情况、夫妇双方既往史和家族史等,如实、准确、详细地填写检测申请单。
(1)标本编号。采样机构应对标本采集管进行唯一编号。该编号应与知情同意书、检测申请单和临床报告单编号一致。
(2)标本采集:
①早孕期自然流产:采集绒毛组织2枝以上或胎芽(注意去除蜕膜组织),浸泡于装有无菌生理盐水的取材盒或试管中。同时抽取母血2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用于母源污染鉴定。
②中孕期流产或引产:取胎儿肌肉组织5 mm × 5 mm × 5 mm或皮肤组织5 mm × 5 mm浸泡于装有无菌生理盐水的取材盒或试管中,或取胎儿脐带血或心脏血2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同时抽取母血2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用于母源污染鉴定。
(3)标本分离、保存和运转:
①组织标本应在2℃ ~ 8℃低温保存和运输,在离体后48小时内送至实验室。取材后如不能及时送检,需置于2℃ ~ 8℃冰箱保存。外周血样本可以室温保存,与组织样本同时送检。
②标本应与知情同意书、检测申请单等资料同时转运。转运过程应符合生物安全和环境要求,同时做好交接记录。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1)送检单位和送检医师的姓名;
(2)孕妇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等)、临床诊断、孕产次、流产次、流产孕周、家族流产史和疾病史等;
(3)标本信息,包括标本编号、标本类型、采样日期等;
(4)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5)结果描述与建议;
(6)检测单位、检测时间、检测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名。
(1)流产物检测结果提示为非D/G组染色体数目异常,< 35岁首次流产的育龄妇女再次妊娠时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不明显,建议按普通孕妇管理;若为RSA或高龄(≥ 35岁)妇女,可依据相关指南选择在自然妊娠后进行产前诊断或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ies,PGT-A) [
(2)若流产物检测结果提示为D/G组染色体数目异常,由于CMA和CNV-seq均无法区分游离型和罗氏易位型三体,建议对夫妇双方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若核型分析排除夫妇任何一方为罗氏易位携带者,其再发风险通常无明显增高,建议按普通孕妇管理;RSA或高龄妇女可选择自然妊娠后行产前诊断或PGT-A;若核型分析证实夫妇一方为非同源罗氏易位携带者,流产风险超过50%,女方为携带者生育患儿的概率10% ~ 15%,男方为携带者生育患儿的概率< 10%[
(1)若流产物检测结果为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重复或缺失片段≥5 Mb,带纹差异较大且可区分,则建议夫妇双方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若CNV为亚显微水平的小片段变异(< 5 Mb),或CNV≥5 Mb且重复与缺失片段大小接近、形态相似,提示夫妇一方为隐匿型平衡重排的携带者[
(2)若流产物检测结果为临床意义不明的CNV,则需要对夫妇的样本进行溯源检测辅以家系分析,以协助检测结果的判读。若流产物的CNV遗传自夫妇一方,则可参考其表型进行遗传咨询,一般情况下因此类结果而导致流产的可能性较小;若为新发变异,则建议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3)若流产物检测结果为良性或可能良性的CNV,则提示其导致流产的可能性较小,建议对可能导致流产的其他因素进行检查。
(4)若流产物检测结果为嵌合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或嵌合的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通常为胚胎发育过程中新发生的变异,再次发生流产的风险并不高于同龄妇女,建议按普通孕妇进行管理。
(5)若流产物检测到染色体数目异常或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且夫妇进一步检测提示一方为嵌合型染色体数目异常或嵌合型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的携带者,建议其再生育时应根据异常细胞系的嵌合比例、年龄选择行产前诊断或PGT-A/PGT-SR。
(6)SNP-array可能检出LOH,但LOH与流产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对于15号染色体UPD,需对夫妇双方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排除罗氏易位[
若流产物未检测到染色体拷贝数异常,初步排除染色体异常因素导致的自然流产,需要对其他可能引起流产的原因进一步排查。
若检测中涉及已知与迟发型疾病相关的意外发现,建议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予以报告,并告知夫妇双方可能存在的风险。
陈素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新、李卓、梁德生、邬玲仟(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李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第二医院);廖世秀(河南省人民医院);刘俊涛(北京协和医院);刘珊玲(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艳秋(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卢彦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强荣(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孙路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王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徐两蒲(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许争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尹爱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朱宝生(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